枢密使是什么意思(《清平乐》中的枢密使、参知政事是什么官?殿前司是干什么的?)
枢密使一职起源于唐代,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主官,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部长一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了在战事发生后能迅速作出反应,枢密使的权力被大幅扩大,一度凌驾于宰相之上。公元950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发动兵变,推翻后汉政权,建立了后周,这也是枢密使权力的顶峰时刻。
郭威当上皇帝后,深感枢密使权力过大会对国家造成潜在危险,于是便将枢密院的部分军事权力交到皇帝直属的禁军机构殿前司手中。到了后周第二任皇帝柴荣(郭威养子,又称郭荣)执政时期,枢密院已成为一个纯粹负责军队行政事务的机构,军事职能主要掌握在殿前司手中,殿前司最高长官殿前都点检的权力也凌驾于枢密院最高长官枢密使之上。

不过,后周很快就重蹈了当年后汉的覆辙。柴荣英年早逝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由于此时的枢密使已几乎成了空架子,所以在赵匡胤兵变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制衡作用。
赵匡胤兵变成功后建立了宋朝,造反出身的赵匡胤自然也担心老赵家的江山会被他人所取代。因此开始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改革,他将原本集中在宰相手中的军、政、财三权分别交给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同时又将殿前司的部分军权重新归还到枢密院手中,枢密使的权力相比之前有所加强。不过,宋朝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权力制衡制度,防止个别大臣权力过大危及皇权。比如枢密使虽然专掌军事政令,并且能调动禁军,但统兵的权力却仍在殿前司。而殿前司虽有统兵之权,却无调兵之权。两者相互制衡,确保了皇权高高在上。

说完了枢密使,接着我们来说说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参知政事。宋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门下。在宋朝前期,中书门下最高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不过考虑到相权过大会危及皇权,因此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一职,位同副相,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
参知政事最少设一员,最多设四员,因此一些观众在《清平乐》中会看到几个不同的大臣都冠以参知政事的头衔,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国家总理只有一位,但副总理可以有好几位。

殿前司在本文前面介绍枢密使的时候已经多次被提及。殿前司是宋朝两大禁军最高指挥机构之一(另一机构为侍卫亲军司),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殿前司主要职责分为两层,在内为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随侍左右。此外,国家大型祭典,执行仪仗、引导、安保、护卫等任务也都是由殿前司负责的。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守在各地,以此达到“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的效果。
相关文章
-
电灯关闭后为什么还一闪一闪的(日光灯关掉后,为什么短时间内灯还会微微发亮?)
把日光灯关掉后,为什么短时间内灯还会微微发亮?日光灯管内充有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着一层荧光粉。开灯时,汞蒸气中的汞原子吸收电能后,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紫外线的形式释放出来;荧光粉吸收这些紫外线,就会发出可见光。关灯后,汞原子的多余能量还没消耗完,和荧光粉的反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使灯微微发亮。
2025-04-01 10:56:47
-
紫砂行情为什么不好(紫砂行情还能重振么?)
答案是:很难,极其困难,短期内几乎没有可能。下面我来讲讲理由。要知道,一个市场一旦被破坏,其恢复是需要周期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重建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恢复工作还得持续不断地进行,成本是相当大的。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我就呼吁一定要保护紫砂市场,珍视紫砂的传承
2025-04-01 08:54:35
-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开机黑屏(联想笔记本黑屏但是没有关机是什么原因)
一、联想笔记本屏幕故障 联想笔记本黑屏的时候不能打开,如果是在使用中突然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要检查一下,看看屏幕是不是坏了,有没有开机启动或者是开机自动关机都有可能是屏幕故障。如果你有开机自动关机的功能,那么应该将电脑的电源关闭,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这样就会自动开机了。如果没有开机自动关机功能
2025-04-01 07:53:44
-
为什么叫盆栽(花卉地栽和盆栽的区别)
蔷薇当时是一个朋友给了一根嫩枝条,我就把它插在外面的花坛里面的小方块的土堆里面。当时这个位置有限,我就只插了一根,插下去以后好像第二年就花了很多枝条出来。嫩枝条慢慢的每一年都会花很多枝条出来,到现在已经每到这个季节就会爆出很多花来。今天来说一说地栽和盆栽的区别。如果家里有条件就去地栽,如果也喜欢养花
2025-04-01 03:49:12
-
胆为什么热(该怎么改变肝胆湿热呢?)
肝胆湿热的病因是什么呢?肝胆湿热一般指的是湿热之邪蕴结在肝胆的病证。多数都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或者是湿邪由内而生,郁久化热所导致的。或者是长时间吃了过多甘肥的食物而开始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肝胆湿热都有什么症状呢?主要的症状有胁助灼痛胀痛,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等多种不适地症状,肝胆
2025-04-01 02:45:26